现今越来越多宗亲编修家谱,家谱是记录家族迁徙、发展的轨迹和家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特殊文献。对于我国的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研究都能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编修家谱不单只是延续家族的人文历史,更是为科学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
但是按照以前的方法编修家谱就会比较费时费力,需要拿着资料采集表挨家挨户地搜集个人信息,而且信息会有错漏的情况出现,更何况现在经济发展了,很多同族宗亲都会选择往外发展,由此看来,似乎利用旧方法搜集资料会变得十分不便利,又费时间。
再者,传统的编修家谱一般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时间跨度太大了,其中的信息更新速度跟不上,就会导致后面续修族谱的差异性,可能会出现信息错误的状况。这也让后续的修谱时间大部分都花在校对资料的真实性上。
如果让编修家谱成为动动手指头就了可以完成的一件事呢?
那么数字家谱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想法了。
将搜集资料这项工作交给小程序完成,只需要扫二维码进入小程序,每一个宗亲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填写相关资料,数据传输到后台,可以一直保存这些数据。而且利用小程序搜集信息,无论身处何地的宗亲,都可以填写信息,而不用资料搜集员逐家逐户地搜集信息了。
这样不用害怕搜集资料的时候,资料表上因为字迹、抄写的问题录错信息,而且信息更新可以即时添加或者发现错误也可以立刻修改,不用等到三十年后甚至六十年后再次修缮家谱的时候才能修改了。
数字家谱还可以自动鉴别错误。比如年号、三代以内的同名、出生年月日等一系列由系统判定的错误,可以适量地减少人工反复地去校对的次数,以便节省修谱的时间跨度过大。
而且修缮完毕的谱书还可在小程序上随时翻阅,这就相当于将厚重的家谱放进了手机里面成为一本电子书,哪怕你身在远方,只要点开手机,也可以随时翻阅电子谱书,查阅宗亲关系。
再者,电子家谱因为是数据传输在后台,所以就算是六十年后再度想要修谱,数据依旧会保留在后台终端,不会像实体谱书那样,纸张会被虫蛀、受潮、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从而被腐蚀。在现在一个以数字化为主流的时代,后人就算想要继续修缮谱籍,都可以靠电子家谱追寻旧人往事,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因为古籍的不完整难以考究了。
在冰岛,数字家谱甚至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防止近亲结婚。
世界上首款“反乱伦APP”诞生在冰岛。冰岛人口很少,只有30多万,有可能你喜欢的另一半正好是你的亲戚,冰岛政府为了避免这个近亲婚姻,专门开发了一个族谱APP,让人们可以查看彼此族谱,查看自己与对方的族谱,看二人是否有共同的祖父母,若是有,应用会弹出警告。应用程序是从冰岛国家家谱数据库提取数据,简单又快捷。
因此数字家谱比传统家谱的优势会更大,且利用空间也会更广,现今科学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家谱将会进入主流,面向更多群体。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