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的就全都是真实的吗?不一定!一般来说,正史是当朝给前朝写的,既然都被自己推翻了的朝代,想要客观公正地写就比较难了,所以一般都会把前朝的功绩无限写小,把前朝的过错无限放大,这样子才能衬托出自己的安邦定国的成就,得到民心。
清朝为什么篡改历史?清朝建立之后,必然是要重新编写《明史》的,《明史》作为中国二十四史之一,从顺治二年开始编修,直到乾隆四年才定稿,历时近百年,这样子一部经过无数次修改,精益求精写出来的史书,甚至刷新了中国历史上官方修订史书的时长。
在这一部《明史》里,记载了这么一个太监——张敏。他因为“违背万贵妃意,私下保护年幼的明孝宗(朱祐樘)”,三侠五义里“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创造的。但是保护小皇子有功的张敏,在《明史》中的结局是“敏惧,吞金死”。
明宪宗朱见深娶了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之后,万贵妃恃宠而骄,残害怀孕的后妃和皇嗣。张敏之死,更是将万贵妃一手遮天的狠毒和明宪宗人神共愤的昏庸刻画得入木三分,但是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明宪宗先后生育了二十个儿女,包括14个儿子6个女儿,确实有几个皇子夭折,但是全算到万贵妃的头上这是不公平的,古代医学水平比较低,婴幼儿本来就很容易因为各种疾病夭折。退一步讲,如果万贵妃真的残害后妃和皇嗣,就算明宪宗宠爱她可以让她一马,为什么明孝宗即位后没有来算这笔账?
福建同安县发现的这本张敏家谱,彻底颠覆了《明史》中编纂的这部分历史,也锤死了清朝篡改历史这一事实。关于张敏死亡的时间,《张氏族谱》记载得非常明确,张敏是寿终正寝的。“殁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而不是成化十一年。同样的,也有方志可以佐证《张氏族谱》的内容,在《同安县志》与《金门县志》中,记载了“成化二十一年,敏疾,帝遣太医诊视”。
《明史》记载张敏是门监或御马监,但我们翻阅《张氏族谱》发现,张敏一生官运亨通,官至“司礼监太监”——明朝最尊贵的太监身份。这也说明了明宪宗并不昏庸,万贵妃也没有一手遮天,保护太子有功之人,还是受到了嘉奖。
家谱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补充国史方志中的空白,帮助我们还原历史的真相。在500多年后的今天,揭穿了《明史》的谎言。
往期文章: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