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与代表,据专家考证:在唐朝290年间竟然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尽管在诗坛众多耀眼的“巨星”当中,女诗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但也散发着自己的独特光芒。其中,数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最为著名,她们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李冶(约730年~784年),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唐朝诗坛上享有盛名的女诗人。
李治自六岁便露显诗才,写下咏蔷薇诗,但其父亲却觉得此诗不详,年纪尚幼便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而这也不幸被他父亲言中。
唐朝时期,女子入道之风颇盛,而那些“洗妆拭面着冠破,白咽红颊长眉青”的女冠们,往往以修道为名,过着无拘无束的浪漫生活,其宕逸纵情者几入娟妓一流。秀兰十一岁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为女道士,她依然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尤工格律。故当时文士皆与之游,风流韵事自在所难免,更是与著名诗人刘长卿有密切联系,而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曾记载过这么一件逸事:
(季兰)尝与诸贤集乌程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乃消之日:“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日:“众鸟欣有托。”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阴重之疾”是指病气,这种男性疾患,一般女子是讳言的,更不会用以取笑他人。但季兰却公然以此为话题与长卿调笑,长卿居然也报以同样的调笑语,其谑浪狂荡、其与长卿等不同寻常的关系于此可见。二人即使戏谑调笑,打情骂俏,也照样引经据典,掉文吟诗。
这两句就是用的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之五)和《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一)中的成句,双方都用得十分含蓄巧妙,确实称得上“雅谑”,也确实显示出两人不凡的才情,所以会赢得“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而秀兰和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亦是情意非常投合。
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李季兰的诗才应该是唐朝女诗人中最好的。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一代名媛竟落得如此惨烈下场,哀哉。
至此,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李治的诗一首: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长安(今西安)人,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
薛涛八九岁通诗律,居浣花溪,创薛涛笺。
父亲薛郧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薛涛八岁那年,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随口续上了父亲薛郧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一年,薛涛不过八九岁。她天分很高,让父亲又喜又忧。父亲去世后,薛涛飘零动荡,十六岁时,韦皋镇蜀,呼之赋诗侑酒,遂入乐籍。
贞元元年(785年),中书令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而就《谒巫山庙》,一首诗就让薛涛声名鹊起,从此帅府中每有盛宴,薛涛成为侍宴的不二人选,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后来韦皋甚至还向朝廷拟奏授薛涛为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为薛涛申请作“校书郎”(一说为武元衡所奏)。“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官从九品,但这工作的门槛很高,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此职,历史上还未有任一女子担任“校书郎”。最后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薛涛红得发紫,不少人想找韦皋都会先找薛涛“走后门”,薛涛性格狂逸,来之不拒,但却全部将之上交,一分不留,虽是如此,她闹出的动静还是太大了,这让韦皋十分不满,下令将她发配松州(今四川松潘县),以示惩罚。
薛涛虽然和元稹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惜,元稹是个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的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薛涛就算朝思暮想也没有将元稹盼来,她深知元稹为了仕途不会再找她,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
至此,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薛涛的成名作:
《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诗歌酬答。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
《三水小牍》说她“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据《唐才子传·鱼玄机传》及《全唐诗》卷八百四等介绍,鱼幼薇大约在15岁时经温庭筠撮合嫁给补阙(为谏官)李亿为妾,情爱甚笃,曾随李亿到山西晋水(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一带过了一段自由而平静的生活。后因“夫人妒,不能容”,李亿对她也“爱衰”,咸通二年(861)年秋,十七岁的鱼幼薇决定东游寻亲,寻亲不遇,幼微入道,第二年回到长安,靠着朋友接济度日。咸通七年(866)二十二岁的鱼幼薇正式在长安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可是在李亿辞官回京,鱼玄机对之痴情不改,多有往来。咸通九年(868)鱼玄机二十四岁,因嫉妒女婢绿翘与李亿有染,杖杀之,被捕入狱,作《狱中作》,京兆温璋判其死刑。
鱼玄机似乎为情所困,対李亿的感情亦是藕断丝连,就连在咸宜观时亦作诗诉说着自己对李亿的痴心一片。鱼玄机的诗多是朋友酬答诗,她的朋友多为风流名士,除了一生好友温庭筠,名义上的丈夫李亿之外,还有著名诗人李益等。咸宜观一时成了风流雅集地,唐代的女冠本来就和歌伎没有本质区别。
至此,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鱼玄机为心心相念的李亿所作的诗篇:
《 寄李亿员外》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刘采春,生卒年不详,淮甸(今江苏省淮安)人,伶人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
刘采春是当时的“流行通俗歌手”,红遍江南。因为家境贫寒,后加入戏班子。她和丈夫都是戏曲演员,组建戏班,四处走穴。当时吴越一带,只要刘采春的《啰唝曲》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而所谓“参军戏”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滑稽表演,有点类似于今日的相声,最开始由两人搭档,一人揶揄戏耍另一人,有如相声的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后来发展为多人表演,女演员也加入了。刘采春歌唱得尤其好,据说她“歌声彻云”。
《曲》是刘采春的代表歌曲,其中“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这《曲》又名《望夫歌》,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可见是抒发离愁的感伤之歌。所以元稹在《赠刘采春》一诗中说她,“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不难想见,刘采春以女性歌迷居多,尤其以闺妇为最。那时,刘采春几乎已成为商人妇——那些有钱有闲但空虚度日的太太们的心声代言人。据说当时,商人妇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一个恼人的社会问题。大批商人长期在外不归,大量夫妻异地分居,怨妇成群,生活不和谐,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刘采春的《曲》有120首,足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在当时没有录音技术的唐代,靠着一场又一场的演出,红透大半个中国实属不易,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只可惜这歌声无法流传下来,无法让现世人倾听刘采春余音绕梁的歌声。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去欣赏刘采春的歌声,但她留下的诗词,我们也能欣赏一番。
《啰唝曲》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
三步智能成谱
录入->选版->输出